在热播刑侦剧《尘封十三载》结尾处,出现了一支迎着洪流筑起“藏蓝堤坝”的队伍,他们的坚守令人动容。正是苏州市公安局吴中分局车坊派出所的“老兵服务队”,自2012年成立以来,这支队伍始终活跃在服务群众、维护平安的最前沿。他们以“老兵不老,服务周到”的信念为动力,成功完成了扶贫帮困、抢险救灾等各类任务600余次股票账户开户,收获了105面群众锦旗和感谢信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警民鱼水情。
初心不改,“老兵精神”依旧
回到2012年,当时车坊派出所的警营中,退役军人占据了近50%的比例。所领导敏锐地认识到,这些曾在军营中历练的退伍军人,不仅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,更继承了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,于是决定成立一支由14名退伍军人组成的“老兵服务队”。当队旗迎风飘扬的那一刻,一种浓烈的荣誉感与使命感在每位老兵的心中点燃。
第一任队长徐荣福曾在部队担任侦察兵,他对这支队伍的意义深有感触:“‘老兵’二字,象征着我们身上那份军人特有的亲和力,更代表着我们对家国的归属感,也是将正能量传递给下一代的桥梁。”刚成立时,这支队伍就迎来了辖区内一起原材料被盗的大案,徐荣福运用其在部队积累的侦察经验,带领队员们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努力,成功破案,4名嫌疑人全部归案。
展开剩余75%多年来,这支“老兵服务队”以全心全意服务人民为宗旨,始终保持着吃苦耐劳、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。从2012年的小团队到如今的40余人,队伍的规模不断壮大,但“老兵精神”依旧在传承和发扬。从基层默默扎根的“黄牛”到洪水中筑起“铜墙铁壁”的抗洪男团,老兵们用实际行动续写着“老兵不老,服务周到”的誓言。
与时俱进,“老兵”反诈有新招
在车坊辖区,空巢老人因信息闭塞、反诈意识不足,成为诈骗分子的重点目标。为了帮助这些易受骗的老人,“老兵服务队”充分发挥他们对辖区的熟悉度,创新思维,迅速在反诈宣传中找到新途径,变身反诈“新兵”。
“老人信息闭塞,不便多了解外面的情况,我们要多走访、拉家常,把防骗知识送到他们身边。”第二任队长邓林文表示。队员们定期走访,面对面为老人普及防诈知识,还特别利用微信群进行线上反诈宣传,及时推送警示案例和新型诈骗套路,避免老人们上当受骗。某次,在三马村微信群中,队员发现有诈骗分子以赠品为诱饵推销保健品,邓林文立刻赶往现场,成功制止了骗局,保住了老人们辛苦积攒的7万元养老金。
除了常规的宣传,队伍还将反诈与本土文化结合,创新推出了“水八仙”反诈品牌,利用当地著名的水八仙形象和幽默的漫画,使反诈宣传更具地方特色。队员们制作的“水八仙小课堂”短视频,配上苏式风味的顺口溜,生动有趣地让群众轻松记住了防诈要点。
这种创新的反诈宣传方式,获得了群众的高度评价。“这反诈宣传方式真是又有新意又走心,老人们都能记住。”一位村民称赞道。截至目前,服务队已经发放了6000多份宣传材料,并成功阻止了50余起诈骗行为,帮助群众挽回损失约30万元。
跨越科技,“老兵”拥抱新工具
随着科技的发展,传统的警务模式逐渐被新兴技术所取代,车坊的“老兵服务队”也没有落后,他们积极探索“老兵驻守、科技助力”的新型警务模式,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力量来提升工作效率和应急响应能力。
车坊辖区地广人稀,监控盲区多,而警用无人机的使用为打破这些局限提供了极大的助力。2022年,得益于吴中分局“空中瞭望”科技项目的推进,车坊派出所选拔了一批有潜力的队员,成立了警航“鹰击长空”战队。在第三任队长李得平的带领下,队员们通过培训迅速掌握了无人机操作技巧,将高空巡查纳入日常工作。
“刚开始学无人机的时候,白天请教技术员,晚上看教程视频,反复操作,终于摸出了窍门。”李得平说道。通过无人机,队员们能够对辖区内的物流园、工地、农田等人群密集和监控盲区进行高效巡查。2023年3月,一位84岁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走失,队伍立刻启动无人机进行搜寻,成功在6小时内找到了老人并将其安全救回。
结语
从荧幕中走来的“老兵服务队”,如今已成为车坊派出所的闪亮名片。十三年的风雨历程,队员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老兵不老,服务周到”的誓言。他们将继续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,以更加智慧和高效的方式守护人民群众的平安,确保这股“藏蓝”力量永远鲜亮,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正能量和希望。
发布于:山东省配配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